一開始,愛都是美好的,誰知道,未來會發生什麼事讓愛變質呢?」雪雁想起父親,胸口又緊緊縮在一個痛點上。
「這個問題很簡單,妳只要在恨裡修行,就行了。」
「在恨裡修行怎麼會簡單?搞不好有一天我真的恨起妳來了,那可怎麼辦?」
「為這個恨,發一個願。這個願,必須利益妳,也利益其他人。然後,繼續妳的生活,照顧好自己,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。漸漸地,這個恨,就會轉化了。」
雪雁露出困惑的表情,這對她而言太抽象,無法理解。甲木薩進一步解釋:
「舉個例子來說,假如有一天,妳發現我是一個壞人,在懷恨的心還沒有把妳淹沒以前,趕緊在心裡發一個願。」
「這怎麼可能?一個人怎麼可能一邊恨一個人,一邊又為所恨之人發一個利他的願?」雪雁很訝異甲木薩居然這麼快就承認自己可能是壞人,她的確這樣懷疑著。
「不是為所恨的人發願,而是為妳心中所燃起的恨,為這個痛苦發願。譬如,如果有一天,妳真的發現我是壞人,妳可以發願去老人院當志工,教導出更多善良的老人,避免像妳這樣的年輕人被老人欺騙。
「只要妳想到我,燃起嗔恨心,就越投入教育老人這個志業。妳投入越多,妳對恨的注意力就會轉移,妳所投入的志業因為利益眾生,會吸引更多的愛來到妳面前;越來越多的愛,取代了妳心中的嗔恨,直到有一天,妳發現心中的嗔恨不見了,只有滿滿的愛,這樣的愛遠遠比妳以前的小愛更有價值、更有意義,妳會回過頭來感激我。
「記得,我還是在這裡,在柳樹下等妳,接受妳的感謝。」甲木薩的最後一句話,把雪雁逗笑了。
11萬個大禮拜,獻給讀者的生命之書:
________
黃淑文《所有相遇,都是靈魂的思念》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蜜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